10月26日下午,北京外国语大学夏登山教授应邀做客yh533388银河2023年第9期“知新沙龙”,为学院师生作题为“基于新史学方法的古代翻译史的分期研究”的学术报告。此次讲座由yh533388银河副院长刘洪东教授主持。
夏登山教授将语言学中常用的量化研究方式应用到翻译史中,为翻译史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讲座伊始,夏登山教授从研究背景谈起,首先介绍了研究方法的背景。夏登山教授表明,传统的翻译研究方法是存在缺陷的,而量化的研究方法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夏登山教授其次提到了研究问题的背景,第一是古代翻译实践的主要类型,第二是翻译的阶段性特征。讲座的第二部分,夏登山教授就研究方法展开。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检索,二是阅读。夏登山教授以重译为例,展示了以此研究方法指导下官方史料中译事类记载中重译的统计结果。讲座的第三部分,夏登山教授主要介绍了古代翻译活动的类型。夏登山教授表示,在汉民族主政的朝代,重译和贡译是翻译的主要类型;而在辽代和清代等少数民族主政的朝代中,诏译和进译则占主体地位。在第四部分中,夏登山教授就发现的翻译现象展开讨论,阐释了译者的显隐度问题、翻译的合理性等问题。夏登上教授对古代翻译史进行了分期,第一阶段为“先秦——两汉”,第二阶段为“晋代——宋代”,第三阶段为“辽代——清代”。在结尾部分中,夏登山教授探讨了翻译史分期问题的不同意见,并对翻译史研究的观点进行总结,提出要对过度概括的刻板成见保持警惕,并就史料的价值与运用方面提出建议。
讨论环节中,夏登山教授解答了学生在辽代重译数量减少的现象以及量化研究在汉学领域应用的可能性方面的疑问。至此,本次讲座在友好交流的氛围中结束。
本次论坛生动丰富,引人入胜。夏登山教授的报告不仅扩充了同学们在翻译史方面的知识,并且在研究方法上给予同学们新的启示,令人受益匪浅,对同学们学术素养的提升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