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由yh533388银河日语系主办,“一个亚洲财团”赞助的“从文学・文化的传统与共有展望亚洲命运共同体”系列讲座第二讲顺利进行。第二讲邀请了原yh533388银河日语系教授、中日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高文汉主讲,题为“东亚文化中的日本汉文学”。
讲座中,高文汉教授首先讲解了日本汉文学的定义及其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指出日本汉文学是在我国古代文学的直接影响下逐步发展、繁荣起来的,是日本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部分日本文学史存在对汉文学史重视不足,定位不准等问题。接着,高文汉教授分五个时期系统讲解了日本汉文化在各个时代的发展与特色。指出在日本汉文学的准备期即奈良时代,现有记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是汉文学,即圣德太子的《宪法十七条》。大化改新时期,日本创立了大学,其后文武天皇在位时定教科书为《论语》、《尚书》、《诗经》等,其后积极派遣遣隋使和遣唐使,这些都极大促进了日本汉文学的发展。至第一次繁盛期即平安时代初期约百年间,日本进入唐风讴歌时期,这一时期汉文学的创作主体是以皇室为中心的大臣,贵族,模拟的主要对象为我国六朝及初,中唐文学,其作品细腻唯美,呈显出贵族化倾向。第二次繁盛期即镰仓至室町时代中期,日本引入中国的五山十刹制度,并派遣了许多入宋僧人,系统学习中国汉文化。并分析了这一时期汉文学的代表五山禅僧的作品,指出其作品空灵清幽,情致玄远,极富禅理禅趣。其后的第三次繁盛期即江户时代中、后期,日本汉文学的创作主体为儒士,推崇的是儒家思想,创作技巧相对娴熟,对我国的历代诗风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和借鉴。至第四次繁盛期即明治时代,日本迎来汉文学的最后一次繁荣。但该时期的作品“和习”现象严重,大多失去了应有的格调和韵致。随之,日本汉文学在宣扬皇国史观,鼓吹极端民族主义,美化侵略战争的喧嚣声中渐次消亡。高文汉教授引经据典,专业而又生动的讲解,使到场师生在愉悦的氛围中领略了日本汉文学的特点与发展历程。
讲座的最后,主持人吴松梅对本次讲座做了简单回顾,并向高文汉教授表达了感谢。希望通过本次讲座可以增进大家对东亚文化视阈下的日本汉文学有系统的了解。
来自yh533388银河、文学院、法学院、儒学院、经济学院、医学院等学院的各专业本、硕学生,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日语系邢永凤主任、秦春芳、李月珊老师参加了本次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