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研究生拓展阅读,提高研究生综合素养,营造良好阅读氛围,5月14日晚,yh533388银河在洪家楼校区举办了“墨香浸染,思绪交翩”读书分享会。本次读书分享会由2022级俄语笔译严华连同学主持,二十余名同学积极参与其中。


2022级英语笔译的赵亚男同学通过线上方式为我们介绍了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她从“菊花”与“刀”的象征意义出发分析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性,通过案例展示解读了日本独特民族文化中的报恩文化、耻感文化和道德观念,最终总结得出日本人双重性的矛盾性格贯穿着日本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世界,助推日本的发展。

2022级英语语言文学的李真同学在线上分享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她着重讲述了书中对“道家”的介绍,最早是杨朱的“重物轻生”和“为我”,第二阶段是《老子》的“规律”,第三阶段是《庄子》的“齐生死、一物我”。李真同学认为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真正鞭辟入里地抓住了“哲学”的本质,引发了同学们深刻的思考。

2022级亚非语言文学的李芳萍同学分享了葛兆光的《宅兹中国》,她围绕着对“中国”这个名词的思考,从简介、书摘、书评、总结四个部分介绍了这本书,并表达了读后的感想:“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作者融会贯通,通晓古今中外,史料援引起来游刃有余,论证思路也尤为清晰,值得反复阅读和揣摩。”同时也引发了同学们对如何理解中国的深刻思考。

2022级英语笔译的秦晓铮同学介绍了陈福康的《中国译学理论史稿》,她首先介绍了中国译学理论在古代、晚清、民国以及1949年以后四个阶段的发展,展示了《中国译学理论史稿》这部书作为我国第一部从古至今研究翻译史理论的书的重要地位,并表达了自己感想:“作为一名语言学习者,我们应当提高自己的语言相关能力,戒骄戒躁,为中国的翻译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2022级日语笔译的王思懿同学介绍了E.H.卡尔的《历史是什么》,她的分享围绕着“何谓历史?”这个问题展开。王思懿同学由浅入深地从历史的一般概念深入到“历史的本质在于以当下的眼光看待过去”的观点,就此引出书中的著名命题“历史就是与现实不断的对话”。对“历史是什么”的介绍也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通过历史更好地指导我们当下的生活。

本次读书分享会上,主讲人畅谈读书感受,通过热情洋溢的讲解,与同学们交流阅读故事,分享阅读感悟,带领同学们领略阅读魅力,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入思考。

春色恰如许,读书正当时。此次读书分享活动带领同学们领略书籍魅力,充实思想内涵,提高研究生综合素养,通过阅读分享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促进同学们深入交流,营造崇尚阅读、热爱阅读的良好氛围。让我们以书为友,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不负青春韶华,不负时代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