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受yh533388银河校友会的邀请,返校参加yh533388银河成立120周年校庆活动。这是自2000年7月教育部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将隶属于不同管理体制下的yh533388银河、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yh533388银河后的第一次返校。
此行,令我内心激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合并后的yh533388银河使得我和我亲爱的外婆刘兰华,1928年起在齐鲁大学担任教授兼第三任女生部部长,成为了校友。这让我与山大的渊源一下提前了半个多世纪。
1981年我所就读的yh533388银河创建于1901年,今年正好120周年校庆。历经yh533388银河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yh533388银河、yh533388银河等迁徙分合的历史发展时期,她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著名大学之一,更是山东省的最高学府。作为一个山东生山东长的大嫚儿,山大是当年的不二之选。
齐鲁大学
山东.济南
山东医科大学通常指yh533388银河齐鲁医学院。齐鲁医学院曾经是齐鲁大学的一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至1864年。
李文欣先辈1924年毕业于齐鲁大学政治经济系,在其《齐鲁大学简史》中这样记载:
“一、齐鲁大学文理学院沿革
公元1864年即民国前四十八年(清朝同治甲子年),美国长老会迪考文博士在山东省登州府创立文会馆,设有理化、天算等科。该馆专门培育理科学生,历时三十六年之久,学生受教益良多。后以登州府城僻处山东极东部一隅,远道负笈求学者甚感不便,乃于民国前七年即光绪三十一年与青州府英国基督教浸礼会之广德书院大学班合并,更名为广文学堂,校址设于潍县城,这是齐鲁大学文理学院的前身。
二、齐鲁大学医学院的缘起
民国前三十年,美国长老会聂会东博士设医学堂于济南。时英国基督教浸礼会之武成献、巴德顺,亦于青州开办医学堂。至民元前五年,二医学堂在济南合并,改名为共和医道学堂,建筑新校舍及实验室等,并招收新生。同年罗氏驻华医社,将北京协和医学堂学生三班亦资送共和医学堂深造,并协助巨款,为扩充校舍及仪器设备之用。复经中国博学会之医学委员会建议,将南京金陵大学医科及湖北省汉口之大同医学堂,均并入济南共和医道学堂,这是齐鲁大学医学院的缘起。
三、正式成立齐鲁大学
民国六年,潍县广文学堂、青州神道学堂和济南共和医道学校合并,组成并易名为齐鲁大学。大学设文科、医科、神学科及社会教育等四科。民国十二年,北京协和女医学校合并人该校之医科。
民国十八年始奉教育部令,除神学科不得设于大学部内,应另行设置,其他各科则改为文学院、理学院及医学院。其时文学院分设国文系、英文系、教育系、历史社会系、政治经济系。理学院分设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天文算学系。医学院不分系,唯设有药剂及护理两科。其后理学院复增设无线电专修科。
是时校长为朱经农氏。朱经农前校长为英国人巴慕德。民国二十四年校友刘世传任为校长。”[1]
我的外婆
刘兰华
我的外婆一生非常传奇,终身从事教育事业。
外婆生于1894年5月30日,山西榆次县车辋村人。据Oberlin College奥柏林学院学生档案记载:“她是刘凤池执事的孙女,刘执事是著名的商人,后来由美国传教士们引导皈依基督教。凤池,最有可能是第一个被奥柏林教会洗礼的基督徒,被认为是太谷基督教会的领袖,后因信奉基督教与兰华的母亲一起被义和团杀害。”[2]兄弟姐妹四人被教会收养。1902年入山西太谷贝露小学堂读书,1907年到北平贝满女中读书。
非常巧合的是祖母李德全1911年考入贝满女中,她们都是贝满女中的校友。
外婆1913年考入燕京大学,1917年毕业后返回山西任教于贝露中学,后担任校长。1922年赴美国留学,1925年在奥柏林学院(Oberlin)获文学学士,192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Teachers College获文学硕士学位。
历史总是非常有趣。1924年外公余心清被祖父冯玉祥将军派往美国留学,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行政系。在一次哥大校友联谊会上,外公遇到落落大方、一派女学者风度的外婆,一见倾心。毕业后两人携手回国,并于1928年7月15日在山西太原喜结良缘。
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到济南,外公和外婆来到济南。随后外婆被聘为山东齐鲁大学文学院教育行政系教授。据李耀曦先生在《孔祥熙与齐鲁大学》一文中记载:“1929年齐大第二任女生部主任(英文称之为妇女学院院长)麦美德将女生部主任一职让位于她任贝满女中校长时的学生留美博士刘兰华。”[3] 抗战期间外婆随齐大南迁到成都华西坝。
抗日战争胜利后外婆赴美医病,1948年回国后曾担任北京辅仁大学外语系教授。五十年代初再次任职齐鲁大学,因院系调整,齐鲁大学被撤销建制,她任山东医学院外语教研室主任。
1936年10月齐大文理学院师生去灵岩寺郊游,外婆刘兰华(右)与带队教师步出南圩子门。
外婆刘兰华曾经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第二届山东省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常务委员,妇联界别。由于担任山东省政协驻会常委,外婆的家在1964年由齐鲁校园搬至山东省政协大院居住。
我跟外婆感情很深,生下来不久就开始跟外婆一起生活在齐鲁校园。记得外婆小手臂上有一个大包,小时候经常摸着这个包,听外婆说那时济南夏天很热,为了防止我生痱子,她就一直不停的给我扇扇子,结果就凝结了一个包。虽然当时还不太记事,但相簿里留下数张在齐鲁园的照片,母亲说她曾经带着我在校园的槐树下拿着小桶捡豆绿豆绿的豆虫,还说我小时候胆子蛮大的。
一张照片的溯源
齐鲁校园
2021年10月13日晚抵达济南,入住校庆活动安排的济南千佛山脚下的山东大厦,这里距离yh533388银河齐鲁医学院非常近,所以决定第二天一早与先生和在山大工作的外甥一起去齐鲁医学院寻根。
当晚打电话给我妈妈,询问当年外婆住的地方,母亲发过来一张1956年她在齐鲁医学院外婆家凉台上的照片,并告知楼前有一棵颇大的百日红树。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来到齐鲁医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齐鲁医学,薪火相传”,多么契合心情的场景!在景蓝斋西边停好车子,拿着这张只能看到凉台一角的照片开始寻根……
沿着校园路,看到上了年龄在晒太阳的爷爷奶奶,就拿着照片挨个问是否知道校园的这栋楼?楼是否还在?在哪个位置?一位老奶奶给我们指了东南一片老楼群,说去那里问问吧。
我们沿着银杏路在长柏路交叉口看到一座颇似照片的凉台,从楼下左拍右拍都觉得楼上的凉台很像。转到楼的东侧,恰巧碰到对面楼里走出来的一位先生,赶紧拿出照片请他辨认,聊天中方知他父亲刘志广先生1957年从北京调到齐鲁医学院做副院长,那时他只有六个月,从那时起他就住在这里,已经64个年头啦。调侃地说了一声也许我们小时候一起玩过呢。刘先生说对面的长柏路7号以前是长柏路6号,我们一起反复对看着照片,从周围的树丛、凉台、柱子、光线辨认着……刘先生介绍说现在长柏路7号是原山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赵明顺的家,赵书记在住院,夫人也许在家。再次打电话给我妈妈,回忆当年的地址和周围状况。妈妈说地址应该是对的,再次强调凉台外有一棵百日红的大树,当年她怀着我弟弟时,经常从凉台上看着树上的花……
忽然想起同为山大校友的邵明立局长若干年前曾经担任山东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在齐鲁校园工作和生活过很多年,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多年前我们就聊起过齐鲁医学院,记得他说只要看到照片,就能知道是哪一栋楼。立马联系到正在前往济南出席yh533388银河120周年校庆的邵局,很快接到短信:“应该是现教学八楼西侧,第二个楼,现在还在!”顺着指引很快找到教学八楼,拍照,然后像小孩一样,点着第一栋、第二栋:恰恰就是长柏路7号楼,此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怀着朝拜的心情,看着神圣的门牌,庄严地举手敲门。静悄悄的无人应答,使劲一推,大门开了。小外甥上楼看到了赵书记的太太王老师并说明来意。王老师欢迎我们上楼并马上带我们来到凉台。
楼梯还是那个红色的木质楼梯,妈妈提到的拐角处的厨房间也还在那里;凉台还是那个凉台,虽然东边已经封起,但南边还是敞开的,红色的栏杆、地板、还有那颇具西方特色的圆柱子,可以看到当年外来建筑文化和建造技术,也可以看到细部带有中式风格装饰的古典优雅,在四周郁郁葱葱的树木包围下色彩格外协调。
调换着角度,模仿着当年妈妈的姿势,希望拍出一张相同的照片。小外甥一句:“不要纠结,年龄不一样啊。”
呵呵,相隔一个甲子,我们再次相会在齐鲁校园。
校庆返回之后,找出儿时的影集,数张在齐鲁医学院长柏路7号的照片!
齐鲁校园这栋楼房、这个凉台、这根圆柱,记载着那时三代人美好的时光和期待,正如母亲在看完这篇文章后,所作:
一指轻弹甲子过,
当年学步三代同。
今访旧园寻故居,
追根溯源齐鲁踪。
参考文献:
[1]齐鲁大学校友会. 齐鲁大学八十八年 (1864-1952)[M]. 北京: 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 2010
[2]Halpert A. Student files, Lan Hua Liu, Oberlin College Archives[EB/OL]. https://www2.oberlin.edu/library/digital/shansi/bios3.html,
[3]李耀曦. 孔祥熙与齐鲁大学[J]. 春秋, 2013, (01)